分类列表
分类列表
膏膏的软文魔法:让产品自己开口说话
- 时间:2个月前
- 浏览:26次
朋友花5万投广告没人看?这盒小东西却靠文案月销百万!
上个月老同学聚会,做代工厂的老王吐槽:"咱家膏膏品质比网红款强十倍,咋就卖不动?"转头看见隔壁桌宝妈在传阅某品牌推文,6个宝妈当场扫码下单。这年头,好商品不会说话真吃亏啊!今天咱们就聊聊,怎么让膏膏用文字给自己打广告。
商品不会说话?名字先得会勾人
"天然草本润肤膏"这种名字,就像白开水里撒盐——没滋没味。看一看爆款怎么玩:
失败案例 | 成功案例 | 核心差异 |
---|---|---|
婴幼儿护臀膏 | 《红屁屁终结者》 | 痛点可视化 |
中草药肩颈膏 | 《办公室续命小太阳》 | 场景具象化 |
玫瑰润手霜 | 《贵妇手养成日记》 | 价值感知化 |
去年有个真实案例:某国货品牌把"玻尿酸保湿膏"改名《熬夜脸急救舱》,配合加班族敷面膜的对比图,三个月冲上类目TOP3。记住,好名字=50%购物欲!
软文架构的"黄金三明治"
别上来就夸成分!试试这一个让受众边看边下单的套路:
- 顶层酥皮(痛点扎心)
"生完娃才知道,妊娠纹比宫缩还难熬..." - 夹心奶油(化解方案)
- 穿插测验室数据(比如说"28天淡纹率67%")
- 对比图别P太狠!宝妈群最烦"一键磨皮"
- 底层脆饼(行动指令)
"戳客服领《淡纹**手法图》"比"立即购物"转化率高41%
有个狠招:把采用过程写成《新手妈妈变形记》连载,每次更新都带新卖点。某母婴号靠这招,客单价398的膏膏复购率达到35%。
网民心理拿捏术
你以为宝妈最在乎成分?调研发现前三关心的是:
- 会不会蹭到宝宝衣服(占比63%)
- 香味刺不刺鼻(55%)
- 单手能不能拧开(48%)
对比表:
卖点 | 直白写法 | 心理穿透写法 |
---|---|---|
不粘腻 | 清爽质地 | "抱着娃也不怕蹭脏真丝睡衣" |
作物香 | 天然精油 | "宝宝凑近闻会咯咯笑的味道" |
易开盖 | 人性设计 | 单手抱娃也能操作的防滑纹 |
记住,妈妈们买的不是膏体,是带娃时的从容。
蹭热点不招人烦的秘诀
上周某明星产后复出,聪明品牌这么跟:
错误:XX膏膏助力辣妈回归
正确:《比A4腰更值得晒的产后勋》
配图是妊娠纹特写+手写便签:"这道纹是宝宝的第一份礼物,现在我想优雅珍藏"
数据说话:同个商品,蹭母爱话题的推文转发量是蹭身材焦虑的2.3倍。热点要蹭得高级,得像炖汤——借别人的火,熬自己的香。
独家数据预警
最近帮某药企做网民调研发现:68%的95后开始囤中老年膏药!不是自己用,是买给996的爸妈。于是我们策划了《办公室孝心清单》系列,把膏药写成"云尽孝神器",客群年龄直接下拉15岁。
还有个反常识现象:详情页放质检报告的那屏,网民平均停留时间只有1.2秒;但改成《质检员手记》故事,停留时长飙升到8秒。现代人呐,就爱听故事不喜欢看数据。
最后说个真心话:见过太多老板要求"把膏膏写成仙丹",结局被平台判定虚假宣传。其实网民要的不是完美,而是真实。就像谈恋爱,有点小缺点的对象才让人放心。下次软文写作,不妨加句"这款膏膏见效慢,但停用后不会反弹",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(应顾客要求,文中部分数据已做模糊处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