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街烟火气怎么抓?三大绝活让你的软文会呼吸

  • 时间:4周前
  • 浏览:23次

有没有发现,同样写镇街宣传,有的文章读着像居委会大妈拉家常,有的却像机器人念工作报告?上个月隔壁街道的《王婶腌菜记》刷爆朋友圈,而某新区砸钱写的《产城融合新地标》阅读量还没社区通下水道通知高…镇街软文的魂儿,其实就藏在菜商圈的讨价还价里、修车铺的扳手碰撞声中。今天咱们就摊开了说,怎么把镇街故事写成让人不由得转给邻居看的"烟火录"。


绝活一:给水泥路装上方言传感器

去年咱们街道搞改造,宣传科小王写了篇《宜居境况增强工程启动》,发在公众号三天才23个阅读。后来保洁李阿姨在留言区用方言吐槽:"石板路滑得能溜冰,我家老头子摔成表情包了!"结局这条评论点赞过百。第二天街道立马换了打法——把公告改写成《防滑指南:教你雨天走出亲不认的步伐》,还附上李阿姨和老伴的漫画表情包。

方言暗号采用手册

  • 菜场砍价金句:"你这菜叶蔫得能当书签"(暗示食材新鲜度)
  • 广场舞暗语:"张姐的凤凰传奇比原唱还带劲"(侧面反映社区活力)
  • 修鞋匠哲学:"底子磨平了不怕,补补还能走正道"(双关民生工程)

对比传统写法:

表达方式转化效果居民介入度
"路面防滑升级"阅读量200+留言3条
"防滑就像挑女婿"转发500+居民投稿17篇

绝活二:把GDP藏在豆腐香里

东门菜场的老刘豆腐摊最近成了网红,秘诀竟是摊主女儿用抖音直播《豆腐的108种死法》——从煎炸到霉变,把豆腐的一生拍成连续剧。街道顺势推出《舌尖上的金融课》,用豆腐摊月流水2.8万的数据,带出小微商户扶持政令。

镇街金融学三件套

  1. 早点铺热度计:油条涨价5毛=原物质波动预警
  2. 五金店晴雨表:灯泡销售额翻倍=装修季到来
  3. 理发店时尚眼:奶奶灰染剂断货=中老年开销升级

上个月街道用这招写的《从烧饼看通胀》,被市发改委官网转载。秘诀就是把政令包进芝麻馅里,让人吃着香还长学识。


绝活三:给摄像头装人文滤镜

新建的智能安防体系本来要发篇《科技赋能平安社区》,后来改成《电子眼也有温柔时刻》:

  • 凌晨4:30拍下环卫工喝自带姜汤
  • 暴雨天记录快递员给监控探头套塑料袋
  • 中秋夜捕捉到独居老人窗台的月饼盒

这篇推文让网格员新增了78个居民微信好友,比往年扫楼效率高3倍。凉飕飕的数据穿上人情味外套,才算是镇街治理的终极皮肤。


Q:怎么避免写成流水账?
A:记住这一个公式:1个冲突+3个细节+1组数据。比如说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:
冲突:六楼王奶奶三个月没下楼 vs 一楼怕采光差
细节:电梯按钮特意调低15cm(方便坐轮椅的刘叔)、轿厢贴满儿童画(征集楼道小朋友作品)
数据:施工期间协调会开了28次,垃圾清运量同比递减40%(体现环保措施)

Q:没经费搞创意怎么办?
A:西塘街道零成本出圈的秘诀是开办"镇街吐槽大会"。把居民投诉最多的前五名做成《我们最想消灭的五大怪兽》系列漫画,反而收获理解和支撑。有些时候,自黑比自夸更招人疼


小编观点:现在有些镇街软文啊,整得跟相亲简历似的——光说"有房有车",不提"饭后会刷碗"。要我说,镇街的魂儿不在高楼大厦,而在修鞋大爷那句"这次不要钱",在菜贩多塞的那根小葱。下次写稿前,先去早餐店听半小时八卦,保准比会议室憋三天管用。

镇街烟火气怎么抓?三大绝活让你的软文会呼吸 营销学院
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|浙ICP备2023008693号-15|Theme by Cn+网络, Soft by ZBlogPHP